走进广西北海市双角兽食品有限公司的制作厂房,流水线作业全速运行,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已超过去年同期50%。
“没有这么大幅度的减税降费,今年的生产形势不会这么好。”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公司全年可享受税费减免50多万元。减免下来的资金,公司用于研发蛋黄酥、蛋黄酱、流心酥等海鸭蛋系列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广西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44.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享受普惠性税收优惠共减免税费超13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标准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大幅放宽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减征“六税两费”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逐一落地,极大地激发了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广西小微企业迎来发展春天。
推动创新升级,小产品也有大市场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特色风味小吃。广西沪桂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经营螺蛳粉预包装生产销售的小微企业,企业负责人李育霖介绍,在短短的三五年间,柳州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企业就从几家增加到70多家,品牌超过300多个。如何提升竞争力,在袋装螺蛳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实施以来,公司一个季度就减免了30多万元的税款,正好解决了新产品研发的资金难题。”李育霖说:“我们和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用减税款进行研发创新,新研制的产品反响热烈,实现了逆势突围。”该企业自主研发的黑椒牛肉味螺蛳粉,一经推出便销量飘红。
助力脱贫攻坚,创业致富圆梦
在河池市罗城县,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当地多个乡镇创办了30个生态科技扶贫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国家出台的减税政策不仅对企业是利好,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更是利好。”该公司董事长罗翠美难掩喜色。她说,上半年企业享受减免税费4万余元,这笔资金正用于筹建第31个扶贫基地,再为家乡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
在桂林全州,五桂岭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的藤架上开始挂果,长势喜人。当地的桂林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营农产品交易,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企业发展迅速。在税务部门牵线搭桥下,该公司与五桂岭村签订了百香果种植合作协议,打造“税务+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入社农户每户一年可分到5000元红利。
为企业减负松绑,非遗文化有传承
在岑溪市南渡镇,竹芒编织产业源远流长。2014年,竹芒编织手工技艺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这行成本高,耗时长,一天下来编不了几个,年轻人都不爱学。”岑溪市华强竹芒编织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开运为非遗的传承忧心不已。随着时**展,竹芒编织产业因成本高、产量低,企业缺乏资金扩大规模,生存发展步履维艰。
今年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实施后,传统竹编产业迎来转机。“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扩大所得税优惠,仅企业所得税就省下近4万元。”陈开运掰着手指规划企业发展:省下来的钱,主要提高工人薪资、加强技术培训和工艺创新,吸引更多手工艺人才进来。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符锦华经营的钦州湾坭兴陶艺公司致力于传承坭兴陶工艺,但由于其制作工序复杂,人工、泥料等成本增加,生产经营压力日益增大。
“好在税收政策给予我们极大支持,仅上半年公司就已享受税收减免近4万元。”符锦华表示,税费减免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今年公司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工艺提升和人才培养上,专门从“陶瓷之乡”宜兴聘请了10多位制陶专家、书画名家等进行创作指导。
采访中,在谈到今年减税降费的政策时,广西各地是一片叫好。众多小微企业家们也有感而发,一系列的税收优惠让他们信心十足。
作为实减税降费政策的“主攻手”,广西财政和税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增强企业获得感,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