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当中,存在着规模大小的差异,有些公司并不具备进行独立账目核算的能力,但是记账工作却是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社会上便出现了公司代理记账的模式.那么大家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探究一下关于公司代理记账的法律依据吧!
1、基于代理记账业务的,[2]为了充分肯定代理记账业务,1993年修改《会计法》时增加了"代理记账"规定,允许那些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或者配备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委托有关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代理记账,从而首次确立了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法律地位.
2、根据最新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第十五条:“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从而为代理记账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合法的中介机构.
3、与此同时,为了具体规范代理记账业务,财政部于2005年发布的新《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代理记账的条件、代理记账的程序以及委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作了具体规定.[3]新修订的《会计法》再一次确认了代理记账的法律地位.
4、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关于公司代理记账的法律小知识,大家有没有受益匪浅呢?